“你啰嗦了”手机壳也成了当代年轻人过年神器。“我觉得这是一个万能句式简明扼要,避免了无效沟通与过度打扰,你让我说我也不敢,但遇见不想听的话,我就能默默地把手机翻面,把手机壳向上翻,默默地表达我的态度。”今年读大三的小汤对记者说,类似“你啰嗦了”“那咋 ...
如果感觉到话题开始向不那么愉快的方向发展,适时地转移话题是个非常有效的策略。可以提及家庭的趣事、轶事,或是朋友的生活趣闻,引导长辈的关注点向更轻松的话题转移。这样,不仅可以减少冲突,还能确保过年期间的轻松氛围。
2025年春节期间,广州市春节消费市场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的助推下,取得了亮眼的。家电、手机3C数码、汽车等品类节前陆续出台,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,“过年给自己换辆新车、给长辈买个新春大礼包、孩子们拿着利是换手机”,俨然成为这个春节前后市民群众 ...
每到春节,经常有亲友问起两岸过年的风俗文化特色。唐纹巧说,台湾父母家的年夜饭通常是围炉火锅,祭拜神明和祖先后,家人们坐在一起,享受美食。朱宇波说,在广西,春节走亲访友可不少,亲戚家的饭一顿接一顿,大家都很热情。
春节假期在家,零食吃到停不下来。花生、瓜子、各种坚果,还有必备的砂糖橘……可是吃多了也会“乐极生悲”,不是口腔溃疡,就是嗓子痛,每当这个时候,家里的长辈就会说:“这是上火了”。
在中国社会,“面子”无孔不入,也成了过年绕不开的话题。有人调侃,过年如同“过关”,在阖家团圆、亲朋相聚的日子,穿什么衣、开什么车、送什么礼,这些“面子”功夫不得不做。
相信不少人都见过这样的场景:超市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保健品,什么“强肝解毒”,“补血养颜”,“延年益寿”,包装精美,宣传语都好像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神仙秘籍。 看着广告上那一堆堆“神奇功效”,让人根本停不下来,忍不住拿起几个瓶瓶罐罐往购物车里放。
每逢农历新年,返乡与家人吃团圆饭,也是马来西亚槟城华人的传统。   1月28日,我从吉隆坡返回槟城,与家人共庆蛇年春节。踏入家门,从厨房传出母亲的声音,“帮我把鱼肉拿过来”,母亲早已开始准备年夜饭。   与往年一样,年夜饭仍是火锅。十来年前,家里的年夜饭从炒菜等改为火锅,或许是由于准备起来相对简便的缘故,又或是一家人围坐一起,边涮边聊增添不少乐趣。渐渐地,除夕吃火锅成了槟城许多华人家庭年夜饭的选择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