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团圆果共枕头瓜,香蜡庭前敬月华。月饼高堆尖宝塔,家家都供兔儿爷。”明清时起,每逢中秋,北京城内百姓都会供奉“兔儿爷”求平安。双彦老师细细讲解,兔儿爷的来源与中国古代拜月祈愿有关。相传“兔儿爷”本是月宫中的玉兔,逢京城瘟疫肆虐,玉兔临危受命,下凡为百姓送药祛病。为了表达感激,北京人尊称其为兔儿爷。
传统中秋佳节,北京民俗博物馆堆起“兔儿爷”山。每逢八月十五,在博物馆都会陈列一座非遗“兔儿爷”山,200余尊“兔儿爷”衣冠踞坐如人状,或骑虎、骑象,或头戴金盔,身披甲胄,再现传统中秋节日独特景观。同时,活动中还有真人穿戴扮演的戏曲造型 ...
逐渐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中秋民俗。 在北京,“请”兔儿爷是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中秋传统民俗之一。老北京民俗中对于兔儿爷的祭拜,最早始于明朝文人纪坤的《花王阁剩稿》。每逢中秋节,老北京人家都会供奉造型各异、形象生动的“兔儿爷”,寓意平安和 ...
在京城的春节庆典中,兔儿爷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传统符号。作为一位手握金枪、身披红袍的吉祥物,它不仅是老北京人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,更是新春佳节的典雅象征。在北京市西城区杨梅竹斜街,有一家店铺专门打造和销售兔儿爷,这里总是吸引着络绎不绝的 ...
又见一年中秋,我们创作了一款很好玩的摇签月饼——「饱佑·如愿以尝」。 灵感源于传统求签饱佑的民间文化,寓意帮助人们实现那些萦绕在心头的美好愿望,希望可以饱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每个你都能万事如愿。 “中秋”一词,最早见于《周礼》,到了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