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(公元1616-1911年)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,这一时期的建筑大体因袭明代传统,但也有发展和创新,建筑物更崇尚工巧华丽。清代建筑的形式有硬山建筑、悬山式建筑、歇山建筑、攒尖建筑等。清代晚期,中国还出现了部分中西合璧的新建筑形象。
2017年9月18日 · 若与明代建筑状况相对比,可以说,清代在园林建筑、藏传佛教建筑、民居建筑三方面有着巨大的成就。 同时建筑艺术上更注意总体布局及艺术意境的发挥,尤其在建筑装饰艺术方面更具有划时代表现。
2022年11月2日 · 明、清两代作为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,在建筑形式、构造方式、建筑材料、工艺技术以及法式则例的遵循方面“因袭相承,变易较微”,形成了较为统一的风格,有很多共同或相似之处。
2020年8月4日 · 清代建筑的基本时代特征首先涵盖了建筑在清代发生了微妙的变化,这种变化一直固化到 比例的改变 ,下图中左边16世纪的额尔德尼召寺 右边是18世纪的建筑,时代差别并不久远,但左边的建筑斗栱比例相对的大和疏朗一些,而斗栱下面的阑额非常细而窄,窄而 ...
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15年1月25日 (星期日) 03:57。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-相同方式共享 4.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,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。 (请参阅使用条款) Wikipedia®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;维基™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。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 …
2018年9月27日 · 从建筑结构来说,有土木建筑、木结构建筑、砖石建筑以及竹构建筑等多种材料结构方式、除各类建筑以外,清代的各式园林,亦是中国建筑史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。
清朝官式建筑在 明代 定型化的基础上,用官方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,雍正十二年颁行的工部《工程做法》一书,列举了27种 单体建筑 的大木做法,并对斗棋、装修、石作、瓦作、铜作、画作、雕銮作等做法和用工、用料都作了规定。
2023年12月15日 · 清代建筑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,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许多新成就。 随着时间的推进,建筑形式和做法趋于标准化。 1734年,清政府颁布了《工部工程做法则例》,对宫廷建筑的构造方法进行了简化,并统一了构件的模式和用料标准。
2024年10月1日 · 故宫是清朝的皇宫,位于北京中心,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作。 其建筑群体壮观,布局严谨,体现出浓厚的皇权氛围。 故宫内的宫殿、花园、城墙等建筑都是典型的清朝建筑特色。
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1年8月3日 (星期二) 17:16。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-相同方式共享 4.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,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。 (请参阅使用条款) Wikipedia®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;维基™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。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(c)(3)登记 ...